明朝本来有六百年国运,为什么这么说?
在探讨明朝衰落的历史时,不得不提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原本预期的六百年盛世最终只维持了三百年。明朝的结束,是中国传统天命观念的转变,国运因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国民的不觉悟而衰退。
明朝灭亡的同时,西方正在经历资产阶级革命,而中国则陷入了科技文化的倒退与军事技术的衰落。这一时期,明朝强大的海军曾短暂地抗击西方列强,但终究无法阻止命运的进程。鸦片战争期间,清朝面对英国海军的先进装备显得力不从心,尽管偶然发现的明朝大炮技术超过当时的英国海军,也未能改变大局。
历史学家普遍认为,明朝的灭亡主要归咎于万历皇帝的无为政治。然而,在万历初年,张居正的改革曾给明朝带来短暂的复兴。他的政策改革,如整顿官场、加强中央集权,以及推动民间资本主义发展,一度振兴了明朝的国力。不幸的是,张居正去世后,他的改革成果未能持久,随着权贵势力的回归,明朝再次步入衰败的循环。
到了崇祯年间,虽然崇祯皇帝意识到了像张居正这样的大臣的重要性,但为时已晚。面对连年的战乱和内乱,明朝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严重疲软。崇祯皇帝最终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明朝灭亡之时,国库空虚,然而大臣和皇帝家中却存有大量的银两,这充分显示了当年张居正改革的必要性。张居正刚担任首辅时,面对的局面与明朝灭亡前的情况相似。当时,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旨在加强中央集权,遏制地方权贵势力。然而,明朝最终未能摆脱内部矛盾,国库空虚的局面也没有根本改变。
这种情况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的秦国有些相似。当时,商鞅对秦孝公指出,秦国人勇于私斗,却怯于公战,这种情况不利于秦国的统一。他主张通过变法,集中全国的力量,使人们不敢私斗,专注于公战。虽然商鞅最终被处决,但他推行的新法得以保留并不断完善,为秦国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。
商鞅变法后,秦国的权贵势力受到削弱,中央集权初具成效,赏罚分明。为了防止权臣做大,秦国的宰相多来自其他六国,这些外来的宰相在为秦国服务的同时,也面临着来自更有才干的后来人的挑战,秦国宰相少有能以权谋私形成尾大不掉局面的。而同时期的其他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,贵族势力强大,垄断了政府的官职,使得其他有才能的人要么投靠秦国,要么投靠一些权贵做门客。这种门客现象在秦国却很少见,这是两种模式的必然结果。
门客现象本身就说明了权臣权贵势力强大,削弱了中央权力。真正有才能有抱负的人不愿在他人门下做门客,因此,这些有才能的人最终齐聚秦国,为秦国统一六国贡献力量。六国贵族阶层长期把持权力,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最终腐朽堕落。在面对秦国大举入侵时,六国贵族束手无策,秦国因此得以统一天下。
明朝灭亡前的局面与六国灭亡前的局面颇为相似。权臣权贵长期把持朝政,以权谋私,陷害忠良。即使崇祯皇帝个人再节俭,也无法挽救明朝的灭亡。明朝时期,党争严重,官员们心中没有国家利益,只有小圈子的利益。小圈子之间相互斗争,典型的勇于私斗,怯于公战。明朝养着这样一群大臣,灭亡是不可避免的。
与战国时期的六国门客现象不同,明朝的官场文化以不同地域出身等划分势力范围。宦官组成阉党,读书人组成东林党,各省官员组成各自的小党,彼此斗争不休,没有统一的政权观念。同时,皇亲国戚们利用手中的世袭权力和资源,忙于积累财富。这种内部斗争和权力滥用,使得明朝在面对李自成起义和清军入关时,无力抵抗,最终灭亡。